|
||||
|
||||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弘揚吉林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9月2日下午,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吉林省直機關工委、共青團吉林省委協辦的“薪火吉林紅”2025年吉林省百場紅色故事宣講活動走進中國水電一局,這是今年該項活動首次走進央企、走進“全國文明單位”,圍繞“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主題黨日活動,與工程建設者們共同開啟一場浸潤心靈的紅色文化盛宴。 活動現場,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全國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和吉林省金牌講解員,用真摯的情感與生動的講述,為水電一局央企職工們講述了一段段發生在吉林大地上的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將軍的口琴》,以一件承載革命記憶的文物為切入點,展現了抗日英雄楊靖宇的鐵血柔情;《滿門忠烈王鳳閣》,講述了抗日名將王鳳閣一家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舍生取義的家國情懷;《戰地小百靈金錦女》,從金錦女的英勇事跡中,展現了抗日戰爭時期吉林人民頑強不屈的抗爭精神;《追光人》,生動詮釋了“兩彈一星”元勛王大珩扎根吉林、科技報國的赤子之心,以及嚴謹治學、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胸有大我,至誠報國》,則讓“時代楷模”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精神再次感染全場;《如愿》,愿英雄們“愿得此身長報國”的心愿,在我們手中綻放成“這盛世,如你所愿”的人間煙火。 紅色基因是歷史的積淀,更是歷史真正厚重之所在。中國水電一局隸屬于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是吉林省最大的建筑企業,自1958年建局以來,累計在全國31個省份獨立建成和參與建設了數百項國家和地方重點工程,在三峽、小浪底、小灣、白山、大華橋、梨園、二灘、蓮花、桓仁等大型水電工程,以及十三陵、天荒坪、泰安、仙游、寶泉、瑯琊山等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和技術成果,工程業務更是涵蓋剛果(金)、埃塞俄比亞等26個國別,建設的遼寧桓仁水電站工程和吉林豐滿水電站工程開創國內多項技術先河,被列為國家工業遺產名錄。從抗美援朝的“水利二師”到新時代的“水電鐵軍”,水電一局在白山黑水間參與了幾乎所有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尤其是參與了松花江全流域的建設治理,這些鑲嵌在松花江畔的工程杰作,如同被歲月打磨的珍珠,串起了吉林大地的紅色印記和治水傳奇。 許多職工在活動結束后紛紛表示,通過聆聽這些紅色故事,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也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立足崗位做貢獻的決心。“這些故事讓我們深受觸動,作為一名央企職工,我們要將紅色精神轉化為工作中的動力,在吉林這片紅色沃土上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動力,為國家的‘大美山河’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水電一局機關青年職工激動地說。 近年來,吉林省始終將紅色故事宣講作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文化、凝聚發展力量的重要抓手,不斷完善宣講體系、創新宣講形式、拓展宣講陣地,通過紅色故事宣講活動,讓更多吉林紅色故事被聽見、被看見、被記住,引導群眾從紅色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為推動吉林全面振興、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凝聚強大精神動力。作為“全國文明單位”,中國水電一局將繼續加強紅色文化建設,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偉大抗戰精神、東北抗聯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從偉大勝利中汲取奮進力量,讓紅色基因在一局代代相傳,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為推動吉林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央企智慧和一局力量。 |
||||
【打印】
【關閉】
|
||||
|